今天雖然還是國曆二月3日,距離13日的農曆新年除夕,還有10天之久,但是大陸一年一度盛大的『春運』,已經在全省各地展開了。當我們走在凱麻高速公路上時,因為前方發生了交通事故,致使整條西向線都癱瘓了,這已經是這三天來,所遇到的第三次了,在無奈之餘,只能說是他們也太思念故鄉了吧!
看到對向車道,還真是有點給他羨慕的呢
在台灣有看過新車是這麼運送的嗎?一臺一臺疊羅漢似的,千萬別隨便學呦,因為叔叔是有練過的^-^
大約是在下午三點左右,我們到達了天臺山下,一片綠意盡入眼簾,由於低溫潮濕,連遠方的山看起來都充滿了朦朧的感覺
此地的建築特色,就是就地取材,不管是房子、牌樓、牆壁…,建材大量使用當地所採石頭,作為其主要建築材料之用
在「地無三里平」的複雜地形影響之下,在貴州所看到之田地,大多開闢成梯田形式,在台灣那種格局方正的田地劃分,來到此地可是不大管用;田地之間的分界,都必須得配合地勢做改變,因而形成不規則形
天臺山,因為是軍事要塞,入城有高大的城門,橫書“天臺山”三字,字跡顯得古樸蒼勁。左右還有楹聯,上聯是“六百年屯堡文化天下絕”;下聯為“三千尺奇峰建築世間殊”。一語道破天臺山及古堡的悠久歷史和特殊地位,感覺一下子走進了歷史長廊
沿北面階梯拾級而上,大夥兒開始倒數那465石階,沿途只見“山徑蜿蜒,古木參天,石壁藤蔓,虯龍倒懸”
從下望向山頂,所見即是我們的目的地-伍龍寺,從這個角度看伍龍寺,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它的「險」、「絕」,真不知當初是如何建成的
這個”小娘娘”ㄋㄧㄤ(註)正在說明他身旁的幾枝樹枝的意思,當地叫它做“將軍棍”,據說把樹棍頂在石縫當中,可以治療腰痠腿痛;話剛說完,姑且不論有效沒效,只看到大家就開始撿起樹枝,往山壁中插放
(註解:當地人稱未婚女子之小姑娘、小妹之用詞)
沿途石刻頗多,而這些山壁上的石刻,大多為明朝所遺留下來的,看的出來嗎?
左上【靈石參天】,右上【大觀在上】,左下【黔南第一山】,右下【伍龍池】;“大觀在上”四字,似乎在提醒著我們:好景還在上面哩!
據說這幅“印宗禪林”浮雕,是我國唯一的一幅佛道合一石雕。字旁刻有八仙過海圖,圖中八仙踏彩雲駕祥風,神態各異,栩栩如生;圖的下方仍有一幅對聯:月照台前臺中勝景臺上觀,雲從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。站在臺上,環顧左右,真可謂“青枝綠樹春意在,曦光紅雲畫欲濃;媵欲乘風尋玉宇,鬱鬱萬木杳仙蹤”
看到隧道的前方,似乎已經看到此行的目標-伍龍寺
走過這『天中之天』的山門,意味著我們已經到了,下方左右寫的是“一軸煙霞門外搜,九天星宿山前現”,應指的是天臺山伍龍寺自遠處觀,蜃樓淩空,聳秀於佳木湧翠之上,飄渺於雲蒸霞蔚之中
伍龍寺初建於明萬曆十八年(1590年),後經歷代修葺,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一座釋、道合一的寺廟。此寺是石頭營造的精靈,專家謂之有“五奇”
『第一奇』:天臺山之頂平面有限,聰明的建築大師們依山就勢,從崖底用人工壘砌石牆的方法,擴大山頂建築面積
上到二樓內,看到這五仙之時有點被嚇到,但仔細一看,他是在當地所謂的「地戲」,而這些只是”麻豆”罷了
『二奇』:山頂本是高高低低的平面,大師們把各單體建築利用地形的錯落有致,巧妙應用立體建築的三維空間,或架空或懸挑或疊縮或拼聯,以有限的平面獲取最大的空間,營造了大佛殿、玉皇閣、祖師殿、經堂、吟風亭、望月台、回廊等大大小小40餘間房屋
『第三奇』:小殿堂大天井。進山寺正門拾級而上是一面積約60平方米的天井,四圍建有重簷翹角的大佛殿、韋陀殿和左右配殿,整個庭院保持古建築的中軸對稱、四方齊正,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。當你不經意間推門走進韋陀殿,卻發現此殿進深不足3米,左配殿其下兩層竟然是天井地平面下依岩而建的糧倉、碾房。佇立於天井之中,沒有狹小之感;沉思於大佛前,更覺世界之博大
『第四奇』:大山拜小山。經大佛殿繞玉皇閣出祖師殿,就到了山頂的最高處望月台。台寬僅約30平方米。古代匠師巧妙利用人的視覺遠眺出現的差異,擠出這有限空間來讓人們領略“一覽眾山小”的感歎
『第四奇』:大山拜小山。經大佛殿繞玉皇閣出祖師殿,就到了山頂的最高處望月台。台寬僅約30平方米。古代匠師巧妙利用人的視覺遠眺出現的差異,擠出這有限空間來讓人們領略“一覽眾山小”的感歎
伍龍寺各殿屋頂共有五條龍。大佛殿屋頂有兩條泥塑巨龍,東西廂房和倒座屋頂也各有一條。伍條龍形態各異,活靈活現,呼之欲飛,“伍龍寺”因而得名
「財神廟」裡面供奉的財神是范蠡,他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謀士。曾輔佐勾踐,以“十年生聚,十年教訓”滅吳復越。之後見勾踐有屠戮功臣之意,留下“狡兔盡,走狗烹;飛鳥盡,良弓藏;敵國破,謀臣亡”的千古名言,棄官歸隱,泛舟太湖,經商聚財千萬,富可敵國,時人稱為『陶朱公』,吳、越民間奉之為財神,屯堡人為南京後裔,故供奉范蠡
明末清初,吳三桂曾偕陳圓圓上山拜望在此出家的叔父吳風(為天臺山祖師),並小住寺內,留下象牙朝笏一塊,朝服一件,配劍一把,及其所鑄“方孔錢”8枚,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(朝笏ㄏㄨˋ,又稱圭簡、朝簡、朝板、奏板等。古代朝廷上官員所執的手板,上面可以記事,以免遺忘)
Wu25
【黃金之城-貴州】天臺山伍龍寺
Alanjih
Author: Alanjih (ID: 5499)
Posted: 2010-02-23 13:19 GMT+00:00
Mileage: 250.29 km
(0 ratings)
Tags: Travel, Photography, Hiking, Landscape, 【休閒活動】, 【國外遊記】
Views: 2120
Share
Embed this trip
Click here to load all photos (25)

◆天臺山位於貴陽西面城市-安順市,四周群翠環抱,似不高不大,然有孤石兀立,蘊雄奇險峻之勢;天臺山,以山形狀似燭臺因而得名,是一座石灰岩質的玲瓏小山;山高60米、海拔約1400米左右,山勢陡峭,如巨崖突立在四周高山峽谷之中,北面為古樹枯藤掩映的蜿蜒小路,其他東南西三面均為峭壁而立,狀如拾級登天之台,由山下到山頂共有465階梯。
◆天臺山伍龍寺是屯堡古寺廟建築的典範,它雄峙於一峰獨秀的天臺山上,四周城牆懷抱,是軍事功能和宗教功能合一的建築。伍龍寺是屯堡古寺廟建築中,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築群。它始建于明萬曆十八年(西元1590年),被建築專家讚譽為“石頭建築的典範”。

Wu1
今天雖然還是國曆二月3日,距離13日的農曆新年除夕,還有10天之久,但是大陸一年一度盛大的『春運』,已經在全省各地展開了。當我們走在凱麻高速公路上時,因為前方發生了交通事故,致使整條西向線都癱瘓了,這已經是這三天來,所遇到的第三次了,在無奈之餘,只能說是他們也太思念故鄉了吧!
Wu2
看到對向車道,還真是有點給他羨慕的呢
Wu3
在台灣有看過新車是這麼運送的嗎?一臺一臺疊羅漢似的,千萬別隨便學呦,因為叔叔是有練過的^-^
Wu4
大約是在下午三點左右,我們到達了天臺山下,一片綠意盡入眼簾,由於低溫潮濕,連遠方的山看起來都充滿了朦朧的感覺
Wu5
此地的建築特色,就是就地取材,不管是房子、牌樓、牆壁…,建材大量使用當地所採石頭,作為其主要建築材料之用
Wu6
在「地無三里平」的複雜地形影響之下,在貴州所看到之田地,大多開闢成梯田形式,在台灣那種格局方正的田地劃分,來到此地可是不大管用;田地之間的分界,都必須得配合地勢做改變,因而形成不規則形
Wu7
天臺山,因為是軍事要塞,入城有高大的城門,橫書“天臺山”三字,字跡顯得古樸蒼勁。左右還有楹聯,上聯是“六百年屯堡文化天下絕”;下聯為“三千尺奇峰建築世間殊”。一語道破天臺山及古堡的悠久歷史和特殊地位,感覺一下子走進了歷史長廊
Wu8
沿北面階梯拾級而上,大夥兒開始倒數那465石階,沿途只見“山徑蜿蜒,古木參天,石壁藤蔓,虯龍倒懸”
Wu9
從下望向山頂,所見即是我們的目的地-伍龍寺,從這個角度看伍龍寺,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它的「險」、「絕」,真不知當初是如何建成的
Wu10
這個”小娘娘”ㄋㄧㄤ(註)正在說明他身旁的幾枝樹枝的意思,當地叫它做“將軍棍”,據說把樹棍頂在石縫當中,可以治療腰痠腿痛;話剛說完,姑且不論有效沒效,只看到大家就開始撿起樹枝,往山壁中插放
(註解:當地人稱未婚女子之小姑娘、小妹之用詞)
Wu11
沿途石刻頗多,而這些山壁上的石刻,大多為明朝所遺留下來的,看的出來嗎?
左上【靈石參天】,右上【大觀在上】,左下【黔南第一山】,右下【伍龍池】;“大觀在上”四字,似乎在提醒著我們:好景還在上面哩!
Wu12
據說這幅“印宗禪林”浮雕,是我國唯一的一幅佛道合一石雕。字旁刻有八仙過海圖,圖中八仙踏彩雲駕祥風,神態各異,栩栩如生;圖的下方仍有一幅對聯:月照台前臺中勝景臺上觀,雲從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。站在臺上,環顧左右,真可謂“青枝綠樹春意在,曦光紅雲畫欲濃;媵欲乘風尋玉宇,鬱鬱萬木杳仙蹤”
Wu13
看到隧道的前方,似乎已經看到此行的目標-伍龍寺
Wu14
走過這『天中之天』的山門,意味著我們已經到了,下方左右寫的是“一軸煙霞門外搜,九天星宿山前現”,應指的是天臺山伍龍寺自遠處觀,蜃樓淩空,聳秀於佳木湧翠之上,飄渺於雲蒸霞蔚之中
Wu15
伍龍寺初建於明萬曆十八年(1590年),後經歷代修葺,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一座釋、道合一的寺廟。此寺是石頭營造的精靈,專家謂之有“五奇”
Wu16
『第一奇』:天臺山之頂平面有限,聰明的建築大師們依山就勢,從崖底用人工壘砌石牆的方法,擴大山頂建築面積
Wu17
上到二樓內,看到這五仙之時有點被嚇到,但仔細一看,他是在當地所謂的「地戲」,而這些只是”麻豆”罷了
Wu18
『二奇』:山頂本是高高低低的平面,大師們把各單體建築利用地形的錯落有致,巧妙應用立體建築的三維空間,或架空或懸挑或疊縮或拼聯,以有限的平面獲取最大的空間,營造了大佛殿、玉皇閣、祖師殿、經堂、吟風亭、望月台、回廊等大大小小40餘間房屋
Wu19
『第三奇』:小殿堂大天井。進山寺正門拾級而上是一面積約60平方米的天井,四圍建有重簷翹角的大佛殿、韋陀殿和左右配殿,整個庭院保持古建築的中軸對稱、四方齊正,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。當你不經意間推門走進韋陀殿,卻發現此殿進深不足3米,左配殿其下兩層竟然是天井地平面下依岩而建的糧倉、碾房。佇立於天井之中,沒有狹小之感;沉思於大佛前,更覺世界之博大
Wu20
『第四奇』:大山拜小山。經大佛殿繞玉皇閣出祖師殿,就到了山頂的最高處望月台。台寬僅約30平方米。古代匠師巧妙利用人的視覺遠眺出現的差異,擠出這有限空間來讓人們領略“一覽眾山小”的感歎
Wu21
『第四奇』:大山拜小山。經大佛殿繞玉皇閣出祖師殿,就到了山頂的最高處望月台。台寬僅約30平方米。古代匠師巧妙利用人的視覺遠眺出現的差異,擠出這有限空間來讓人們領略“一覽眾山小”的感歎
Wu22
伍龍寺各殿屋頂共有五條龍。大佛殿屋頂有兩條泥塑巨龍,東西廂房和倒座屋頂也各有一條。伍條龍形態各異,活靈活現,呼之欲飛,“伍龍寺”因而得名
Wu23
「財神廟」裡面供奉的財神是范蠡,他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謀士。曾輔佐勾踐,以“十年生聚,十年教訓”滅吳復越。之後見勾踐有屠戮功臣之意,留下“狡兔盡,走狗烹;飛鳥盡,良弓藏;敵國破,謀臣亡”的千古名言,棄官歸隱,泛舟太湖,經商聚財千萬,富可敵國,時人稱為『陶朱公』,吳、越民間奉之為財神,屯堡人為南京後裔,故供奉范蠡
Wu24
明末清初,吳三桂曾偕陳圓圓上山拜望在此出家的叔父吳風(為天臺山祖師),並小住寺內,留下象牙朝笏一塊,朝服一件,配劍一把,及其所鑄“方孔錢”8枚,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(朝笏ㄏㄨˋ,又稱圭簡、朝簡、朝板、奏板等。古代朝廷上官員所執的手板,上面可以記事,以免遺忘)
Wu25
Post to:
FacebookMySpaceDiggDelicious
StumbleUponGoogle BookmarksYahoo! Bookmarks
FunPHEMiDEMi

Comments

Loading...

Leave your comment

Name:
Email: (Optional)
URL: (Optional)
Message:
You can use some HTML tags, such as <b>, <i>, <u>, <s>
Verification:


Regenerate
 
©2024 Mobile Action Technology, Inc.